卓创 大宗产经资讯(20230228)根据韩国海关总署发布的初步数据,2月份的前20天,日均出口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4.9%。继1月份同期日均出口同比下降8.8%之后,新数据表明全球需求进一步疲软。
卓创资讯赵颖分析,韩国出口数据,尤其是电子产品类出口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全球经济的领先指标,反映全球经济景气度情况。2022年下半年以来韩国出口金额同比增幅下滑,并从2022年10月份开始出现出口金额同比为负,反映出海外经济景气度持续走弱。从这一角度来看,此前我们一直强调的海外经济景气度走弱,对原油需求的拖累,将继续对油价上方空间形成压制。
【短期大豆价格或震荡下行】目前是南美大豆的生长和收获期,根据NOAA观测数据显示,本次弱拉尼娜现象给巴西北部带来湿润多雨的天气,给巴西南部带来干燥的天气,预计巴西南部的大豆产量可能会受到影响,阿根廷大豆减产的确定性已非常大,而巴西北部和中部丰产概率较大。巴西大豆收割已经相继开展,干旱天气将会有利于巴西大豆的收割上市。
卓创资讯孙继森分析,南美阿根廷大豆的减产几乎已成定局,且目前阿根廷大豆产区的干旱、早霜等天气对大豆价格的影响力也有所减弱,同时宏观、原油对油脂的传导效用初现疲态,大豆本身需求也未见明显的持续回升,整体来看,短期大豆价格缺乏有效指引。而目前是巴西大豆的收割期,据其国内的农业咨询机构Agrural数据显示,截至上周四,巴西2022/23年大豆收割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33%,上周为25%,去年同期为43%,整体进程虽然不及去年同期,但环比上周出现明显改善。因此在宏观、需求情况未出现明显变化之前,随着巴西大豆收割进程的逐步推进,大豆价格或将震荡下行。
【国际谷物贸易运费触底反弹】美国谷物理事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23日,美湾到中国(华北或华南,下同)港口的6.6万吨货轮运费为48.0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1美元。美西到中国港口的6.6万吨货轮运费为26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5美元。巴西桑托斯港口到中国的5.4万吨到5.9万吨货轮的运费为37.75美元/吨,比一周前上涨0.5美元;6到6.6万吨货轮的运费为35.5美元/吨,上涨0.5美元。巴西北部沿海港口到中国的运费为41.5美元/吨,上涨0.5美元。阿根廷罗萨里奥港口到中国的5.6万到6万吨深水货轮运费为40.5美元/吨,上涨0.5美元。
卓创资讯曹慧分析认为,随着远期运费协议的持续增多,海运价格费用也随之水涨船高。由于美洲地区新一季作物预售的开启,港口秩序重建和库存水平逐步趋于合理,带动了海运物流需求逐步回归到季节性常态,进而影响贸易运费表现有所回升。当前由于亚洲地区的谷物远期需求仍较为强劲,而农产品价格回落令南美地区农民预售热情开始下降,进一步增加了市场上转向北美的贸易询单增多。此外,天气问题使22/23年度南美谷物减产和延迟收获的概率增大,也加剧了市场对于远期谷物供应的不确定性,这也使国际贸易商更倾向于提前锁定更多货源,以保证其供应能力的稳定。
【全球生物基化学品保持增势】据《美国化学周刊》报道,尽管宏观经济疲软,但受脱碳转型和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全球生物基化学品需求仍在继续增长,企业投资仍在加码。这与2008年金融危机后的生物基化学品投资遇冷形成了鲜明对比。
卓创资讯李训军认为,生物基化工品一般指以生物质为原料,通过生物及化学过程获得的能源、材料和其他化学品。在当前全球范围大力推动“碳中和”进程的背景下,生物基化工品相关产业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产业,受到众多企业的青睐。此外,随着生产技术成熟,以及相关在建、拟建项目投产,全球生物基化学品产能将不断增长。对于我国而言,在推动“双碳”的过程中,生物基路线制备化工产品是重要的“减碳”手段,更是二氧化碳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实力,拓展原料来源,为行业未来的快速发展奠定基础。
【中国石油乙烯技术跨入2.0时代】为了进一步提高乙烯国产化技术水平,2017年,中国石油设立“大型乙烯关键技术升级与工业应用”重大科技专项(大乙烯二期)PP电子平台。历经5年攻关,开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9套工艺包,在20余套装置实现工业化应用,取得专利64件、技术秘密27项、软件著作权1项,累计创效近60亿元。近日,专家一致同意该专项通过验收,标志着中国石油第二代乙烯技术攻关收官,中国石油乙烯技术跨入2.0时代。
卓创资讯张凤分析,乙烯被称为“石化工业之母”,70%以上的基本有机化工原料来自乙烯,为了提升我国乙烯的自给率及技术水平,我国连续设立“大型乙烯装置工业化成套技术开发”及“大型乙烯关键技术升级与工业应用”两大重大科技专项,使得我国成为全球第四个掌握乙烯成套技术的国家,并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乙烯生产大国,国内百万吨乙烯装置超过20套,但是目前很多装置的技术和工艺包还来自国外。本次项目的成功,攻破了乙烷、LPG、石脑油等多种乙烯原料的全覆盖及关键技术,为乙烯生产技术国有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提供了可能,顺应了石化行业转型升级、结构调整的大方向。
【锂电池未来需求增长,有望带动相关化工品需求】美国公共和合作机构锂桥联盟(Li-Bridge)近日发布的一份报告称,到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将增长5倍以上。
卓创资讯刘舜心分析,随着锂电池在水力、火力、风力发电、航空航天等领域越来越广泛,叠加近年电动汽车市场占比越来越高,全球锂电池市场规模发展显著,根据EVTank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957.7GWh,是2017年的6倍。Li-Bridge预测锂电池需求显著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持续增长预期,以及储能行业发展预期。在锂电池需求激增的背景下有望带动相关化工品需求,例如在电池隔膜领域应用的聚丙烯和超高分子聚乙烯,以及在正负极材料应用的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镍钴锰的聚合物)等化工品。
【锂电材料价格持续下跌,碳酸锂价格较高位已跌去三成】2023年开年以来降价成为锂电材料板块的主旋律,主要产品价格相较2022年12月呈现不同程度下滑,截止到2月27日,碳酸锂成交位于387500元/吨,较2022年的高点已跌去三成。
卓创资讯李训军认为,2022年碳酸锂价格宽幅上涨,虽然有供需层面的支撑,但也存在一定资本投机炒作的成分。在监管部门要求促进价格合理平稳运行的要求下,碳酸锂价格炒作受到一定遏制,去年12月开始价格逐步有所回落。进入2023年,随着补贴退出,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速放缓,也在一定程度上倒逼原材料价格回调。另外,国产锂矿增加了供给,现货资源增多,供需矛盾缓解也促使价格走低。原材料价格持续下滑使得电池成本下降,有利于降低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释放车企盈利空间,从而扩大规模,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有利于企业让惠于民,促进新能源汽车产销持续提升。
【国际油价月差重新回到远月贴水结构】截至2月27日结算价显示,WTI主力合约价格为75.68美元/桶,连二合约价格为75.79美元/桶,主力合约相对连二合约升水0.11美元/桶。
卓创资讯赵颖分析,2021年1月份以来,WTI原油期货一直维持着远月贴水back结构。今年11月中旬以来,原油远月贴水幅度持续缩窄。而从2022年11月25号开始,WTI原油期货正式从back结构转为contango结构。根据我们对于近远月价差均衡区间的测算,WTI连二合约相较主力合约【贴水0.8,升水1.2】属于我们衡定的历史均衡区间。相比2021年以来远月大幅贴水,且贴水幅度超出均衡区间的状态,目前国际油价期限结构已经正式转为contango结构,供应相对偏紧预期较前期明显缓解,可以看到近期这一因素对油价下方支撑力度也已经明显减弱。
Copyright © 2020-2025 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粤ICP备20008751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