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永远用不到的手机功能正在改变253亿人全世界大约有2.53亿实力残障人士,中国的视觉障碍群体超过1700万人,平均每1000个人里,就有12个不能完整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
其实,早在2009年,第三代iPhone发布时,苹果就推出了视觉无障碍功能。一个普通用户可能永远也用不到的功能,从此改变了视障人群的生活。
“旁白”,顾名思义就是有人在旁边读给你听,比如当你的手指触碰到微信的图标,手机就会告诉你这是微信,让听觉代替视觉帮你指路。
滑动的不再是页面,而是页面上的每个元素;单击不再是选中,而是朗读目前对应的内容;轻点两下才是选中PP电子官网,三指轻扫才能滚动屏幕。回到主页、调出多任务......都会让习惯了视觉反馈的我们一头雾水。
想在“旁白”开启时打开微信“阅读”公众号文章,你需要在手机主屏幕上挨个点击,当触摸到微信图标时,手机才会告诉你这是“微信”。
双击进入之后,要找到自己想“阅读”的公众号,又是一轮漫长的挨个点击,要是遇上了图片,旁白功能也会无能为力。
但对于盲人朋友们来说,这可能是目前最完善的使用手机解决方案,苹果的适配不仅针对屏幕内容,在返回、解锁、回到主页时,都会有相应的音效提示,完成一些基本的操作完全不成问题。
乍一看 ,放大器就是一个滤镜和变焦功能更加显眼的相机软件,但搭配上了“旁白”,才能发挥它的真正作用:
随着手机镜头里画面的变化,“旁白”可以简单描述出眼前的场景:一张桌子、一个水杯,即使是描述天气和颜色也不在话下。
除此之外,视力较差的中老年人可以用这个功能阅读字号比较小的报纸和书籍;色弱人群也可以借助它更有效地辨别事物。
不过由于目前的技术水平限制,放大器并不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正确识别,并且识别的结果反馈也会有一定的延迟,比如在等待红
如果要激活放大器的究极进化完全体,就不得不提到今年iPhone发布时,两款Pro机型才配备的LiDAR(激光雷达扫描仪)。
LiDAR是一种存在已久的机械设施,主要用来获取三维地理信息,被广泛运用于资源勘探、城市规划、土地利用、环境监测等方面。
iPhone搭载激光雷达扫描仪的首要意图也是加强其在AR(增强现实)领域的布局,利用更先进的硬件实现更优秀的体验。
盲人朋友们出门经常携带着一根盲杖,就是为了感知周围的环境,保证安全。而借助LiDAR纳秒级别的反馈,手机可以精确测算镜头与前方物体之间的距离。
距离越近,手机的震动频率也随之加快,提醒视障的朋友们注意避让。相比盲杖,手机体积更小,LiDAR测距更远,可以说是盲杖的全方位升级版。
华为手机除了拥有和旁白功能相似的TalkBack功能,还开发了让视障人士无须他人协助就可独自使用手机的“无障碍输入”、“无障碍语音”等功能。
小米MIUI部门一直保留着一支团队,专门负责无障碍功能的适配和完善,建立了视障用户专用的应用商店,开发了视障人士专用的拍照和场景识别模式。
坚果手机也早在2017年就开始了无障碍功能的开发,到目前为止,通过OCR图片识别技术、实时音视频识别技术和通话助手,解决了视障和听障人士使用手机的诸多痛点。
即使手机上的这些无障碍功能仍存在着诸多的不足,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交互方式的完善,手机无障碍也许真的能成为残障人士的看见、听见世界的最好媒介。
现今的智能手机红海,竞争厮杀早已进入白热化,人们高举“处理器”、“摄像头”、“屏幕”的大旗,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正如乔布斯生前在发布会上所说:“我们站在科技与人文的十字路口,因为仅有科技远远不够,唯有科技与人文的联姻才能让人产生共鸣。”
对无障碍功能的日渐重视,是一个社会对弱势群体人文关爱的体现,是手机厂商们在人文关怀之路上踏下的坚实脚步。
Copyright © 2020-2025 PP电子(中国)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粤ICP备20008751号-1 Xml网站地图 HTML地图 txt地图